“台湾眷村”的历史与文化
1949 年, 国民党在大陆溃败,选择了海峡外的台湾作为最后的去处。包括 60 万军队在内的国民党官员、公务员和军眷等合计约 120 万人撤退到台湾。国民党当局为此陆续建起了近 800 座简陋的村舍来安置,亦称眷村。由于眷村形成的历史背景、居民组成以及特殊的生活空间,使得眷村成为台湾特有的社区形态;来自大陆各地的人文、语言及习俗等,更进一步交织而成独特而珍贵的眷村文化。
一、眷村历史
台湾眷村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时期:老眷村时期(1945-1956)、新眷村时期(1957-1980)、旧制眷村改建时期(1980-1997)、新制眷村改建时期(1997至今)。
1945年,日本战败、国民政府接收台湾之后,第一批国军与眷属陆续抵达台湾,简陋眷村开始出现。1949年,国民党在大陆溃败,选择了海峡外的台湾作为最后的去处,60 万军队在内的国民党官员、公务员和军眷等合计约 120 万人撤退到台湾,台湾开始大量兴建眷村。1956年,蒋宋美龄带领之妇联会、工商界与华侨募款集资兴建眷村。1970年,台湾专门成立“军眷业务处理处”,专门处理眷村改建、搬迁、管理与军眷服务。1977年,蒋经国确立“眷村改建”原则,由“台军”提供土地与各级地方政府合建国宅。1996年台湾通过“国军老旧眷村改建条例”,同年底通过“眷村基地特别预算”,台湾各地的眷村改建因此开始迅速展开。1996年以后改建的眷村,以大楼形态为主,多为9层楼或13层楼高不等。2001年,桃园县举办第一届眷村文化节,播放眷村影像纪录片。2002年,新竹市将环保局旧建筑改建成立“新竹市眷村博物馆”,为全台第一座保存眷村特有文化与生活特色的博物馆。
二、眷村文化
由于时代的因素,眷村里住着来自大陆各省份的人,带来了各自家乡的语言与习惯。封闭的环境与特殊的人文发展交织而成台湾特有的眷村文化。
1、紧密的邻里关系
由于眷村多以军种及服务机关做为分配眷舍的单位,因而眷村里的爸爸们大多为同一单位的同事。除了父执辈的同袍情谊外,眷村中的小孩既是邻居又是同学,或者彼此间的弟弟及妹妹也都是同学,多种关系相互交织,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密。
2、眷村美食
眷村的人来自五湖四海,有的是南方来的,有的是北方来的,各自带来不同的饮食习惯,紧密的人际关係让眷村妈妈在串门子时能够彼此学习、交换做菜的心得,豁面、擀面团、包饺子自不在话下,每个眷村家庭对于面食都很有研究,彻底打破过去南米北面的传统。
3、眷村文学
1980年代眷村开始大量拆除改建,许多眷村出身的艺文界人士,抱着辞乡的心情开始了眷村作品的创作。主要的代表作有,苏伟贞的长篇小说《离开同方》、朱天心的《想我眷村的兄弟们》等......